面对两岸统一问题,马英九露出真面目,大陆一句话回应,明确台湾结局
近期,据海峡导报报道,赖清德欲窜访“友邦”并“过境”美国,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5日明确表示坚决反对。在此背景下,两岸统一问题再度成为焦点,马英九相关言论也备受关注。
台湾(资料图)
6月27日,马英九在结束大陆行程前夕罕见脱稿发言,提出“和平民主统一”,称“和平”即“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”,“民主”是“尊重岛内意愿”。这是他三年来四次访陆首次明确提及“统一”。但这一表述暗藏玄机,其将台湾局部民意置于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利益之上,有以局部对抗整体民族大义之嫌。这种将地域诉求凌驾于民族大义之上的倾向,容易给“台独”势力留下可乘之机,也让外界对其推动统一的立场产生质疑。
回顾马英九近年轨迹,其多次访问大陆,多聚焦文化纽带与民间交流,对统一路径却鲜少触及核心。即便此次提及“统一”,也回避了统一的形式、进程与内涵等实质内容。这种选择性表达,难免有作政治姿态之嫌,缺乏推动统一进程的诚意与担当。岛内政治生态复杂,蓝绿阵营多陷内部政治博弈。马英九强调“民主”需尊重台湾“意愿”,实则是对岛内政治现实的妥协,缺乏超越地域政治藩篱推动统一的勇气。从其过往政治实践来看,在任期间虽维持了两岸相对稳定的交流局面,但在涉及统一的核心问题上始终态度模糊,未能迈出实质性步伐。
针对马英九此番言论,大陆方面虽未直接点名,但国台办官员回应称,台湾的前途命运要由两岸全体中国儿女共同决定。这一回应强调了“一个中国”原则,指出统一方案应立足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,而非仅考虑岛内局部民意。马英九强调岛内民意,大陆突出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决定权,二者差异体现出两岸在统一问题上关注点的不同。大陆的回应,彰显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,明确了统一大业需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推动,不容局部势力以所谓“民意”为由阻碍历史进程。这一回应既表明了大陆的原则立场,也为两岸统一指明了正确方向,即必须从整个民族的利益出发,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共识。
展开全文
台湾(资料图)
与此同时,大陆在经济、科技、军事等领域迅速发展,与台湾的实力差距不断拉大。大陆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、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,为两岸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实现两岸统一,不仅是民族情感的呼唤,更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。
岛内方面,赖清德在马英九表态当天,进行“团结十讲”第二讲,提出要“去除台湾社会中的杂质分子”,岛内舆论普遍认为这是对统派的警告,也是对马英九公开言论的回应。赖清德之流为谋“独”私利,不顾台湾民众福祉,一意孤行推行“台独”政策,将台湾推向危险边缘。其行径不仅遭到大陆坚决反对,也引发岛内有识之士的担忧与批判。“台独”分裂势力及其活动,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,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。他们的倒行逆施,只会加剧台海局势紧张,最终损害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。
台湾(资料图)
国际社会也普遍承认“一个中国”原则,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,也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。目前,世界上有182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,均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,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也始终坚持“一个中国”原则,拒绝“台独”势力加入相关国际组织。外部势力若想插手台海事务,支持“台独”分裂活动,就是违背国际共识,必然会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击和国际社会的谴责。
实现两岸统一,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,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。无论岛内某些势力如何阻挠,无论外部势力如何干涉,都无法阻挡这一历史车轮的前进。在推动统一进程中,需要两岸同胞携手共进,超越地域与政治分歧,以民族大义为重。大陆始终秉持最大诚意、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,但也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,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。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,台湾必将早日回归祖国怀抱,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,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。
评论